科技日报:中船重工七二五所科研成果与产业发展“无缝对接”

2014-03-18 13:44:26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次数:0

既要世界领先或先进的科研成果,也要基于这些成果转化、代表着“中国创造”水平的高科技产业。这,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双瑞集团不仅是共识,而且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理念、体制机制与发展模式。经过多年发展,这套创新发展模式,催生了该所科研和产业“双发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建成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集科研和多个高技术产业为一体的高科技产业集团。2013年,七二五所/双瑞集团新承接和完成合同均为65亿元,分别是十年前的11.414倍,并成为首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获得者,再次被评为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和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
“我们原本是一群书生,刚开始摸索科技成果转化时也曾碰了一鼻子灰。后来发现,在既要搞科研也要搞产业的大趋势下,让科研工作和产业发展互相促进的前提,却是必须先把这两者分开。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思想和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创新,是奠定今天发展的基础。”“两会”前夕,全国人大代表、七二五所所长、双瑞集团总裁马玉璞在谈到科研开发工作时这样说。
想搞好科技产业就要“分家”
今天,从福建厦门到新疆哈密,从南海天涯到首都北京,由地处中原洛阳七二五所/双瑞集团辐射出的所属企业、产品和产业,遍及祖国四方。
青岛海边,世界规模最大、中国第一套自主产权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生产基地雄居于此,格外壮观。与该系统陆基实验中心遥相呼应。
北京昌平,国家心脏病植介入诊疗器械及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里,头戴无菌帽和口罩,身着无菌服的科研人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最新产品的研究、测试。无菌生产厂房与此毗邻。
洛阳洛河南岸,轨道减振降噪工程中心的轨道试验室,如同地铁实际环境,只不过两条真实的铁轨上和铁轨旁多了外人不易发现的减振降噪卡件,及用于测试的框架、设备和监测数据的特种电脑等。这,只是这座国际一流、花园式大型综合性舰船材料研究群落中的一个工程中心。洛河北岸,绵延5公里、一字排开的双瑞产业园六大生产基地,十分醒目。
眼前的这一组镜头,你在传统的研究院所那里是无法看到的。因为,说她是研究所,却分明是个企业集团;说她是企业集团,却分明是个研究所。
时光倒退十多年,在绝大多数科研院所面临体制改革困境的时候,七二五所也不例外。特别是对于这个承担军品科研任务的研究所,科研与产业发展这对相生相克的矛盾,令人颇为头疼。
首先,传统体制模式下,科研人员都是多争取科研经费多提成,多编写论文多报奖,而不重视科研对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的贡献。好比农民“吃种子”,当“种子”比粮食还多时,谁还愿意去耕种?
要促进科研与产业的齿齿相依,就要改变这种旧有科研评价体系。十年前,七二五所颠覆了科研院所普遍沿用的这种传统理念,明确全所科研人员把科研经费全部用于研发,科研人员的待遇与纵向经费没有直接关系,与经费结余量也完全脱钩,只考核项目的先进性、工程实用性和综合效益。特别是职称评定、薪酬待遇等关系到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时,打破传统,反对“重成果和论文”的做法,注重发明专利和市场应用效果,以成果是否转化为商品、在细分市场领先、在国际舞台具有话语权为考核依据。
但仅只如此,还不足以在科研和产业之间架起一座稳固的大桥,因为直到七年前,七二五所还面临着另一个问题:科研人员一方面承担科研任务,一方面从事经营和生产。项目刚有点规模,种种问题就暴露出来:人力资源有限,科研人员忙于生产经营,难以保证军工科研任务的完成;用科研的思路搞民品,重视先进性,忽视产品工艺标准化和成本;反之用民品思路搞科研,纯粹以经济效益考核,科研水平容易降低。
思想解放天地宽!经过多年探索、试验、试点、模拟,七二五所从“十五“期间做准备,进入“十一五”后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做出了重大改革,首创“一所两制”,即对从事科研的研究室以研究所体制模式管理,对从事生产和经营的产业公司以产业集团体制模式管理,这是一次对研究所原来基本定位的彻底改变。
这一改变带来的影响是原子核裂变性的。既然科研与经营混编是条死胡同,那就分立治之。实施研究所和双瑞集团两套管理体制的‘一所两制’新模式,就是把科研与经营、科研与产业分立。在人员上,科研见长的主攻科研,有经营头脑的主打经营,能工巧匠们主业生产;在管理上摸着石头过河,尝试着实行“分本记账”、“分锅吃饭”。
这种“分本记账”和“分锅吃饭”,把科学研究和市场竞争的压力、动力厘清后分别传递到不同的主体上,立竿见影地激发出了巨大的发展活力。
 “分家”后,各个产业发展很快摆脱了长期困扰的投入不足、短视性、做不大、忽视效益等弊病,顺利完成了公司化改革,不断广纳人才,快速做大做强。同时,“分家”后的科研工作也有了更大的舞台,更能根据市场和产业发展的需要,自觉、自主投入,开展科技攻关。
原来是一班人要顾科研、产业两头,两头都顾不好;现在是科研、产业看似分家了,但在“一所两制”确定的“2020年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集科研和多个高技术产业为一体的高科技产业集团”这一共同战略和愿景指引下,自觉地往一起结合。
研究所搞产业必须瞄准高端
老话说,高处不胜寒。但研究所搞科研成果、搞产业,就要瞄准高端。具体到七二五所/双瑞集团,就是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填补国内空白,甚至国际一流、世界首创。其实这是他们的生存之道。作为研究所,跟对手比,他们生产经营先天并不占优势,但技术是他们的优势。只有保持这个优势,才能在和越来越强的对手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七二五所/双瑞集团,要干就干世界一流,已经成为一种企业文化,渗透到每一个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中。
凡低技术含量、低端市场、量大利薄的项目,七二五所不接手。而一旦选准高端项目或高新技术突破口,没有国家的立项,七二五所自己立项,没有项目经费就自筹资金。
手持6大权威船级社认证的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核心技术与相关检测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位居世界第一的中国高铁所有桥梁球形支座绝大部份采用其专门为此研制生产的产品或技术,承载力2万吨的桥梁支座还创造了球型支座承载力最大世界纪录;
——建立我国第一个室内铁路轨道减震降噪实验室,自主研制成功我国地铁减振降噪技术及其设备;
——自主研发成功我国第一个无载体含药(雷帕霉素)洗脱心脏支架系统;
——自主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条完整钛产业链生产工艺流程;
——自行研制成功我国唯一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全流程海绵钛生产线工艺流程;
——自行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桥梁伸缩装置;
——我国适用于三类风场的第一套具有自主产权、2兆瓦50米的预弯型风电叶片研制投产;
从深海到太空再回陆地海洋,从几十微克的心脏支架到超百吨的桥梁支架,近年来,七二五所研制出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科研成果。由于这些成果都是依托研究所自身专业优势,又切合国民经济、行业发展需要,因此比较顺利地转化为蓬勃的产业发展,实现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在跨越背后,在科技成果顺利产业化的背后,是人才队伍、科研设施也都按照瞄准高端的思路进行建设,也只有如此,一流成果和一流产业才成为可能。
近年来,七二五所/双瑞集团将人才资源真正作为第一资源,优先开发,优先配置,优先结构调整,优先保证人才投资,对人才体制机制进行持续创新。同时,他们不仅重视相关专业领域权威机构建设,而且根据科研创新链发展需求,对新型关键设备仪器专项论证、及时购置,进行先进科研基础设施、装备、设备以及技术研发平台的系统建设,仅20122013年该所就完成设备购置1000多台/套,总价近2亿元。
如今,一位位能人从七二五所内部脱颖而出,一位位高手从英、美等国和包括台湾在内的全国各地云集而来。一批企业家从这群书生中诞生,双瑞风电叶片公司重要职务均由20多岁的年轻人担任。“洋博士”蒲忠杰,书写了民族高端医药器械产业鸿篇巨著。从波音公司引进的“洋专家”周鑫南,助推双瑞精铸公司成为波音、空客的一级供应商。世界著名铁道减震防噪“洋高工”王安斌,使研究所融入了中国地铁和高铁建设大潮。纳米材料研究专家、熔炼大师、打造完整钛产业链行家里手等著名专家来到这里,在各自领域填补空白、创造奇迹、建立功勋……
如今,国际一流、大型综合性舰船材料研发中心在七二五所建成启用。这里,建设有海洋腐蚀与防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心脏病植介入诊疗器械及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国家级、北京市企业(医疗器械)技术中心等7个省部级实验室和中心、10个技术研发与产业孵化中心,11个专业研究室和研制中心;在青岛、厦门和三亚,分别建立了黄海、东海、南海和深海等不同海域、不同海深及海岸的完整海洋环境试验网站。这些中心的建设和资金的投入,直接为相关科研成果及其产业化服务,将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源源不断地直接用于国民经济建设,犹如在前沿科研成果和国民经济领域之间,植入了生命力旺盛的动脉和相配套的密密麻麻的毛细血管……
一切都要围着市场转
说到底,一切都要围绕市场转,才能真正实现科研工作和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七二五所/双瑞集团正在深入推进实施的以“一所两制”为鲜明特征的改革创新,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市场在发展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的确,在七二五所人发展科技产业的摸爬滚打中,最成功的经验和最失败的教训都是从市场上得到的。随着对市场认识的逐步深入,七二五所人明白,只有结合自身实际,紧紧围绕市场,变“有多少资源干多少事”为“有多大市场配多少资源”,才能真正让科研工作和产业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七二五所原第十、第十二和第八研究室(部分)合并组建的双瑞特装,成为专业从事金属波纹管膨胀节、特种材料压力容器、桥梁及管道支座、特种钢铸件和特种金属材料结构件研究与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两大支柱产品桥梁支座和膨胀节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铁路和公路桥梁及石油化工、煤化工、城市集中供热、电力、冶金等管线,被喻为路桥、管线领域的“关节”。
起初,他们凭着做军工产品讲究做到最好的观念,一味把产品性能和质量提得很高,选材等也凭自己一厢情愿,全都选用能多好就多好的材料,导致“质量过剩”。几次投标市场用户都说“你的东西真好”,但就是不用。万州长江大桥招标时,人家标的都在30万元左右,他们则要60万,不中标就太正常了。通过与客户交流,他们终于弄清原因,单纯强调技术性,忽略了经济性,成本太高,“质量过剩”,市场无法接受。这样的产品想变成商品,进而形成产业不现实。
市场,让七二五所懂得了要讲究技术性和经济性的统一。
科研单位尤其是军工科研单位搞开发,有个了解市场,适应市场的艰难过程。其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和迅速占领市场的果断往往是成功的关键。
200611月,相关专家和上级领导到拥有电解海水技术的七二五所/双瑞集团,就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公约——《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研究船舶压载水管理科研课题的立项问题。七二五所人敏锐地嗅到了市场的信号。随后,研制压载水系统提上日程。他们通过论证得出结论:第一,自身有相关技术积累;第二,世界上所有的远洋船舶都要对压载水进行处理,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这是个非常好的方向,没有国家资金支持我们就自主投入,一定要抓紧时间往前赶。”这个当初判断和果敢,在今天看来弥足珍贵。
四年后,数千万元自主投入没有白费,他们突破10项重大关键技术,终于研制出拥有10项国家发明专利、唯一代表中国政府获得国际海事组织最终批准的我国第一套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其总体技术及主要技术指标居世界领先水平。如今该系统已成为世界各国主流船级社/主管机关型式认可最多,即进入国际市场手持世界“通行证”最多的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在包括32万吨超大型油轮(VLCC)和液化天然气船(LNG)等在内的160多艘国内外各类船舶上安装220多台套,销量居世界前三。
万事开头难,在进行新技术、新产业开发时,一时的失败和挫折在所难免,此时,如何面对?如何坚持?也是摆在七二五所人面前的考验。
铟锡氧化物(ITO)靶材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显示器等触摸屏产品的传感器和显示器上,市场需求量巨大,但技术难点多,制备困难。生产中,该产品分低、中、高端薄膜。超高纯(密)度和大规格等高端靶材因其要求苛刻,我国尚未掌握规模化生产技术,均为少数发达国家垄断。成熟的低端靶材产业化是迈向高端的必经之路。
瞄准高端,但也要结合实际,必须从低端入手。七二五所人开始了行动。
然而,几年中累计投入自主研发经费5000余万元,但进度颇为曲折。其间,成果研究成功后便从研究室独立出来,进行中试。结果由于其难度太大,屡试不爽,不得已又返回研究室。
面对挫折,七二五所人选择了宽容。形势并没有根本变化,何况对比开始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他们继续坚持着。
终于,201110月相关成果再次从研究室独立出来,并成立纳米靶材中心。
前后历经8载研究,该所建成了10吨生产示范线,完成了中试产品生产和应用厂家的试用并初步获得主流靶材应用商认可,形成了一整套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靶材制备技术。已自主申请纳米粉末制备、湿法成型、靶材烧结等涵盖靶材制备主要技术的发明专利13项。随着首批靶材订单的生产,既实现了低端靶材生产工艺固化,又为后续中高端靶材研制奠定了基础。
功夫不负有心人。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持项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高世代TFT-LCDPDPITO靶材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落户七二五所/双瑞集团。其产能分两期各50吨建设,一期投资为5000多万元,有力地推进了靶材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程。
但不满足的七二五所人没有忘记当初的目标。还是那句话,研究单位搞开发,要靠“玩”智力干高端产品占领市场,而不是靠卖力气干大路货。
为此,他们组建了由5名博士和8名硕士为骨干的研发团队,并与国内多家平板显示器制造巨头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致力于高端靶材研究。
除了以上“市场心得”,七二五所还有一条重要秘诀,就是围绕需求延伸产业链条。这里的需求,既指市场需求,也指产业自身需要。
这方面,在创建中国第一条完整、先进的钛产业链和打造医疗器械产业链上,他们做得令人瞠目与羡慕。
10年前,七二五所就已是钛合金高尔夫球头世界生产大户,仅海绵钛(钛矿石中提取的原始钛材料)就年需消耗1000多吨。而这时海绵钛开始热销,价格从每吨几万元飙升至20多万元。原料缺乏让人万分焦急,原来主动送货的钛加工材供应商,也开始减少供货。所领导陷入深思:“从经济发展和行业竞争趋势来看,适时构建和延伸产业链是科研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必能促进持续发展和增强竞争力。”
请一个专业团队设计了海绵钛生产工艺流程后,七二五所发现此设计是显然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流程,与期望大相径庭。该所把斥资1000万元换来的设计图纸封存不用,完全按照世界先进水平工艺自行设计海绵钛工艺流程。其原则为世界先进,环保第一,节能安全。
终于,第一炉海绵钛产品诞生并完全达标!在此基础上,七二五所勇吃“螃蟹”,研制出了技术世界领先的10吨炉生产线,进而又启动了年产1.5万吨海绵钛节能技改项目。
另一头,钛板带生产线工艺流程创新小组也开始了行动。最后只用少量经费就自行研究设计出世界一流的钛板带生产流程工艺,其试运行产品完全符合中国国标和世界先进国家标准。生产的高精度钛板带及焊管产品,一举改变了我国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201011月,钛板带生产线正式投产,七二五所/双瑞集团通过自主创新跨出两大步:在上游建成世界先进的我国第一条全流程万吨级海绵钛生产线;在下游建成世界先进工艺万吨级钛板带生产线,上下游无缝对接全线贯通,创建起我国综合实力最强、与世界先进技术接轨的第一条完整钛产业链。
在医疗器械产业,乐普医疗继2012年完成了对荷兰Comed公司、陕西秦明医学公司的收购后,2013年又完成了对河南新帅克药业公司的收购,快速进入心脏药物领域,至此,围绕心脏健康,形成了诊断、器械、药物、护理等完整产业链。同时,自主研发的心脏双腔起搏器、完全可降解心脏支架等多项新产品,逐步打开市场,并不断加快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实施。继2011年止血压迫器获得美国认证后,心血管介入的重要器械——PTCA球囊扩张导管在美国取得认证,获准进入美国市场,即将成为新的海外经济增长点。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十二五”以来,七二五所/双瑞集团科研经费投入年均增长5000万元,申报专利连续保持在200项左右,在研课题保持在300项左右,新成果、新技术转化连续保持在100项左右,每年都有10多个课题当年立项当年转化当年应用。
2013年,七二五所/双瑞集团在研课题347项,科研总投入3.7亿元;申报专利突破200项达232,其中发明专利178项,首次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在世界500强企业中船重工创新评比中再次名列28个科研院所第一名;全年开发新产品、新技术141项,转化应用110项,高压气瓶储运装备、智能换热站、新一代浮轨、心脏双腔起搏器等10多项科研成果的转化,已经或正在形成新型科技产业。
“今年,我们的科研总投入将在每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再增长10%以上,突破4亿元。”马玉璞说,“其中,自主研发项目在新启动科研项目占相当大比例,这就是产业反哺科研的结果。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基础产业,作为国内一流的材料科学研究所和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科技产业集团,有了科研与产业相辅相成的‘双轮驱动’,我们有信心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相关信息

分会介绍

最新信息

政策法规

行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