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红外:技术领跑者方可制胜市场

2014-06-20 09:49:11 来源:经济参考报 浏览次数:0


日前,胡润发布财富新榜,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再次成为湖北首富,并首次入选全球富豪榜。而就在15年前,他还是一名体制内的工程师,为了心中的创业梦,毅然摔破铁饭碗,怀揣着东拼西凑的30万元资金,创立武汉高德。
   
创业之初,他为公司取英文名“GUIDE”,意为向导、领跑者。短短15年时间,凭借着在红外热成像技术领域的一流技术水平,高德红外从军品市场发力,目前正依托打破西方垄断的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产业化能力,大力拓展新兴民用领域,最终实现军民产品双轮驱动。

非典一战成名

黄立在1980年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七年后以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成为一名高级工程师。读研期间,黄立主攻的方向是红外热成像领域。进入研究所后的10余年,他一直没有脱离技术工作,主持了红外领域多项科研课题和产品开发工作,并获得20余项科技成果奖励及专利。
   
与此同时,他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水平也逐步提高,由此产生了创业的念头。当时欧美国家对红外热成像技术实行严格的封锁和垄断,为填补我国在该项目技术领域的空白,黄立开始了艰难的创业生涯。
    1999
年他辞职下海,经过多方奔走,筹集到3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创建了武汉高德电气有限公司,致力于当时在国内尚属空白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及产品的开发、设计和生产等。这家公司也成为上市企业高德红外的先期发展基础,他由此开始了技术资本联姻的梦想。
   
作为一家中小型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最初的生存和发展充满了艰辛,我们当时只筹集到30万元启动资金,对于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来讲,真是太困难了,厂房、机器设备需要投资,工人和技术人员要发工资。黄立在采访中表示。
   
但他还是怀着坚定的创业信念,凭借本身的技术研发优势,研制出我国第一套斩波式红外热成像仪和我国第一套非制冷焦平面红外热成像仪。
   
红外热像仪是一种探测目标红外热辐射并将其转换成视频图像的设备,由于是被动接受目标自身的红外热辐射,因此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均可以正常工作,完全不受光线、雨、雪、雾、烟等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这使它成为在全黑环境、恶劣气候条件下观测的理想工具。随着经济的发展,认知程度的提升,红外热像仪在交通、警用执法、消防、医疗、建筑、预防性维护等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03
非典疫情爆发,红外测温设备一夜之间成为最重要的装备之一。当时,为了实时监测人群体温,使用的还是测温枪,但是测温枪的使用不仅不方便、效率低而且数据不准确。当时,高德公司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公司在一周之内便开发出防非典专用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并迅速投入全国抗非一线。
   
当时,在北京首都机场,共有国内外11家企业的产品提供免费使用。但使用结果很快就出来了,首都机场退掉了所有其它的国内外各厂商的免费样品,独独买下了高德的产品。高德产品凭借高分辨率、大面积搜索、快速准确测温等显著特点赢得了信任,系列防非典专用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批量投入全国抗非一线,红外热成像自动搜索测温系统广泛配备于国内机场、口岸。
   
非典让公司一战成名,测温设备一时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此时的情形让黄立意识到,他们的技术已经有了市场,剩下的就是进行红外热成像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在非典的两个月里,高德公司有了五六千万元的收入,更为重要的是成熟的技术为非典的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这是在国内红外测温领域第一次大规模用上中国人自己的产品。我们成功的原因不是偶然的,从创业之初开始,在国外都在封锁这项技术的时候,高德的几乎全部资金都用在了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上,三年的积累终因公共安全的需要而修成了正果。谈及第一桶金,黄立这样说道。
   
最终,公司凭借优质的产品、迅速的市场反应和得力的市场推广,一举占领国内检测检疫测温市场,市场份额高达95%。之后,公司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短短几年间,高德红外实现了产量、效益、规模上的三大突破,占据了国内红外热像仪厂商排名第一的位置。连续多年,公司测温类红外热像仪产品全球排名靠前,与美国FLIR公司、美国FLUKE公司、日本NEC AVIO等公司一起列居全球前5名,是前5大厂商中唯一的中国厂商。
   
为实现公司长期发展战略,黄立经过审慎的分析,怀揣着技术与资本联姻的抱负,带领公司于2008年完成了战略投资者的成功引入、股份制改造等重大事项。2010年公司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由一家高科技小微企业一跃成为上市公司,黄立本人也以湖北首富之称而成为湖北省知名高科技企业家。
   
黄立曾说,高德公司设立之初便取了英文名字“GUIDE”,意思是向导、领跑者,他的目标是想把高德做成一个国际化公司。他认为,研发和技术永远排在高德企业发展战略的第一位。在任何一个领域的任何一个产品,高德始终坚持技术领先的原则,这也是其有别于人的核心竞争力。
   
除了抗击非典,在2008“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中,公司视频监控红外热像仪被中国科学院唯一选用于唐家山堰塞湖及北川夜间险情实时监控,成功解决了夜间监测唐家山堰塞湖的难题,排除了重大隐患。
    2009
年全球范围内突发H1N1甲型流感疫情,公司第一时间向墨西哥捐赠了两套高性能的红外热成像体温自动筛查系统;在中国政府援助墨西哥抗击流感疫情的价值400万美元首批物资中,包括公司生产的红外热成像自动搜索测温系统20套,成为中国援墨首批物资中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设备的唯一供应商,并成功外销至埃及、古巴等国家。

取道军品市场

除了医疗领域外,红外产品的军用性能在国外早已得到广泛应用,具有极大的战略优势。红外技术装备已大量在西方国家陆、海、空各军兵种得到应用,并成为标准装备。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必然是在高强度电子对抗条件下进行的,很可能多数战斗都会在夜间或恶劣的天气情况下进行,因此,红外技术在未来军事技术中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公开资料显示,全球军用红外热像仪市场一直以10%的稳定速度增长。但在国内还是空白,国外势力也对我国实行严格的军事技术封锁。
  军品市场不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国内的军品市场,一方面由于进口禁运,另一方面出于军事保密的需要,只有经过军工资质认证的本土企业能够参与。而不少发展中国家因为自身不掌握红外热成像技术,中国企业逐渐成为其相关军品的重要参与者。这些军品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给国内红外热像仪企业提供了快速成长的沃土。
   
而黄立恰好抓住了这一机遇。作为这个技术领域的长期研究者,我深知红外热像仪在国外最大的用途还是在军事上。美国军队在海外战争中因雷达和红外热像等探测技术的绝对领先,使战争产生了明显的非对称性。而中国在这方面的差距还非常大,只要高德做出好的产品,一定会有好的回报。于是,我们率先启动了军品的开发,投入几乎全部资金在红外热像仪高端产品领域进行充分的技术积累。黄立说。
    2004
年,公司开展军品项目研制,在当时国家政策不允许民营企业参与我军装备科研生产的情况下,公司凭借自身技术创新与系统研发优势,开发出数款结合外军作战需求的军用红外系统,参与国际军品市场竞争,在多次国际竞标中取得第一,成功打开海外军品市场。凭借过硬的技术及团队优势,公司已逐步承担我军多个重点型号项目产品的研制工作,并顺利完成定型批产。
   
军品市场由于应用环境复杂,需要高度定制化,并且非常注重产品品质和性能。更重要的,还需要参与企业有完备的军工资质认证。经过几年的发展,高德红外在定制化研发能力上有了很深厚的积累,产品品质及性能也明显领先于国内主要竞争对手,已经具有完备的军工资质。
   
最终,公司于2008年获准成为装备承制单位,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资质。现在高德红外的军用红外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高性能产品可在完全无光的夜间探测300公里以外的飞机。军品范围涵盖海、陆、空全军,并拥有了强大的兵器设备产品配套能力。
   
现代信息化战争背景下的武器系统,都需要一个庞大的光电系统,而热像仪只是其中的一个部件。如果一个企业只能做一个热像仪,产品附加值是比较低的,业绩发展也会出现天花板。黄立介绍说,我们五六年前就做了系统规划,逐渐构建由底端核心器件至高端武器系统一套完整的产业布局,实现公司的战略转型。
    15
年来,从单一的红外热像仪到高端系统级产品,从区域性经营公司到畅销全国,并率先在全球6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全球营销网络,高德红外的产品销售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目前都位居全国同行业前茅,成长为我国红外技术应用开发领域和产品推广领域的龙头企业和领跑者

用民品创造新消费

一直在军工、医疗器械等特殊领域发力的黄立表示,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仅靠军品有很大局限,目前他盯上了具备高增长潜力的新兴民用红外热成像仪市场,凭借红外探测器技术,发力远红外车载系统。
   
但是,开拓市场也存在一定的障碍。目前,国际上掌握红外探测器核心技术的国家只有美国、以色列和法国。由于美国、以色列均实行严格的出口管制,我国红外热成像产品制造成本一直居高不下,高昂的生产成本让一般的车主很难消费得起,仅有奔驰、宝马等高级车才会配置远红外辅助驾驶系统。
   
但黄立雄心不减,他的目标是将车载远红外辅助系统消费品化,将2万元的售价降到几千元。为此,高德红外抢占市场机遇,投入巨额资金,组建百余人科研团队,全力攻关,终于掌握了该项核心技术,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公司费时3年,投资6亿元,率先建成中部地区第一条8英寸MEMS(微机电系统)器件研制中心及产业化平台,推出国产化的核心芯片。应用MEMS技术,规模化生产高性能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这将打破红外设备元器件被国外垄断的局面,率先实现红外探测器国产化、进口替代的目标。芯片生产成本一旦下降,整个系统的售价也会随之大降。
   
下阶段我们的重点就是民用市场。黄立表示,有了核心芯片这张王牌,公司将发力车载远红外辅助驾驶。目前,高德的年收入在4亿元左右,黄立希望能够在近几年内使年收入快速突破10亿元。
   
记者特意在夜间体验了一把神器。坐上配有远红外辅助系统的汽车后,刚一启动引擎,液晶屏幕上就显示出一幅黑白电视图像,前方物体清晰显现。驾车前行一段时间后,车载系统响起报警声,屏幕上出现一个红色方框。
   
这表明前方有路人或者靠汽车大灯很难察觉的障碍物。车上同行人员告诉记者。记者下车后发现,在车子左前方果然有一石头,若不是仔细查看很难发现。公司人员告诉记者,装上这一系统后,在屏幕上,公路的边沿、路中间的标线、公路上的物体以及路旁准备横穿公路的行人都能显示出来,会大大增加行车安全性。
   
黄立介绍,远红外辅助系统通过红外成像技术在黑暗中辨认物体,它既可以看到前方道路内人眼难以观察到的危险,也可以看到前大灯照射不到的区域,汽车夜视仪系统能够观察到比普通汽车前大灯远3倍至5倍的距离,甚至可以达到10倍以上的距离。
   
今后,在夜间、雨雾等恶劣天气,这种帮助司机安全驾驶的远红外车载辅助系统,会像现在的GPS导航系统一样普及。黄立介绍,即使在完全没有光线的夜晚,远红外成像系统也能有效观测车辆和人员,并给司机及时提醒,提高驾驶安全性。
   
目前,高德红外的车载夜视产品即将进入商业推广阶段。而在视频监控领域,红外系统有着诸多优势,目前主要问题还是成本因素。随着相关成本的下降幅度超过临界点,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的出现就会成为必然。
   
黄立算了一笔账,中国每年有2000万辆汽车下线,如果有10%的汽车安装车载红外产品,公司把产品价格做到每台5000元,算下来就是每年100亿元的市场。
   
在黄立看来,我国民用红外热成像仪市场已进入成长期,车载红外和视频监控将成为民用领域未来的增长点,具备较高的增长潜力。公司将大力开拓民用市场,以红外探测器为发力点,拉低民品价格,带动民品市场扩容,最终实现军民产品双轮驱动。

(编辑:刘麦)

相关信息

分会介绍

最新信息

政策法规

行业知识